大部分女人都认为:找一个相爱的人,成立一个家,可以为人生遮挡所有风雨。
殊不知,有些女人的人生风雨,恰恰就是因为婚姻而带来的。
贝·布托,人称“铁蝴蝶”,巴基斯坦的前总理,
国内知名政治家
佐勒菲卡尔·阿里·布托
的女儿,竟然用自身经历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。
提及
佐勒菲卡尔·阿里·布托,
那是巴基斯坦六七十年代的灵魂人物,
他曾担任过国家总统、总理、外交部长等职,
更是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创始人。
展开剩余90%但巴基斯坦特殊的社会状态注定让政治家没办法过上平静的生活,
阿里·布托
在政治圈内混战几十年,最终只落了个被绞刑的结果。
1977年,阿里·布托在政变中被推翻,并受到长达两年时间的监禁。
好不容易被释放,却在国际压力的影响下,被判以绞刑。
1979年4月4日,阿里·布托被推上巴基斯坦北部重镇拉瓦尔品第的刑场。
面对刑架的时候,他依旧在向真主祈祷,当身体离开地面,他还没办法相信自己最终的命运。
不过,对于一个政治者来说,任何结局都是宿命,
阿里·布托早已经将这种信念根植于内心,并将其寄托于自己女儿的身上。
当阿里·布托的遗体在绞刑架上挂满30分钟才被摘下时,
26岁的贝·布托
却早已经化悲壮为力气。父亲临终前只告诉她一句话:
“你要终身不嫁,你要像男人一样战斗”。
从小到大,阿里·布托都是如此来培养女儿的,而贝·布托也是按这个方向发展自己的。
贝·布托
早年在国内接受教育,长成后于美国牛津、英国剑桥分别攻下哲学、政治、经济多门专业的学位。
一个长相美丽,但内心却坚定不移的政治家女性,
见证了父亲为信仰而丧生的经历,所以她准备拿出所有的勇气来面对未来的风雨。
偏偏,生活不给贝·布托这样的人生选择。这就像她自己后来所说的那样:
“不是我选择了此生,而是此生选择了我。”
似乎一切经历都是一种必然,贝·布托准备用自己的坚定来完成父亲的大业与寄托。可母亲却不给她这样的机会,
她用传统束缚了女儿26岁之后的人生。
原因无他,父亲追求的是国之大业,而母亲遵守的护家之责。
身为一个大家族的继承者,贝·布托听从母亲的安排,
于35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叫扎尔达里的男人。
扎尔达里是巴基斯坦南部俾路支省的富豪家族,垄断当地建筑业。
这样的身份与贝·布托的人生似乎格格不入,可她却接受了这个安排,甚至连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反对都弃之不顾。
一个商业之家,一个政治之家,那根本就是没办法相融的两个家族。人民党认为扎尔达里为人贪婪,根本不是一个可托付人生的良人。
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冤枉,在当地,
扎尔达里被称为10%先生,
什么意思?
因为只要公司想要拿到他的项目,他必须从中得到10%的回扣。
当然,这是扎尔达里结婚之后成为政府投资部的部长,随着手中权力的水涨船高,他的贪心越来越重,
到后来甚至升级为30%先生。
而嫁给这样一个男人的贝·布托,不要说在事业上的前进,就是个人口碑都被打击到。
为此,她的政治生命多次在丈夫的影响下受到中断,甚至还因为他的贪婪而被抓捕、罚款,致使她带着孩子开始流亡生涯。
男人是什么呢?扎尔达里给了贝·布托一个家,可却给她带来了无尽的风雨。
恐怕早在女儿嫁人之前就已经被阿里·布托预想到了,男人只会影响女儿的政治人生。
那时的贝·布托是不是想过结束自己的婚姻呢?
恐怕传统的思想根本没办法超越她在西方所受到的那点教育思维。
当然,贝·布托是个坚定且有信仰的女人,她坚持着自己的政治信仰,同时带着自己的丈夫及孩子,不断在生活中跋涉,先后历经9次软禁。
悲怆便是贝·布托人生的风景,
从父亲离开之后,她不断在软禁入狱中出入
,并经受亲弟弟被毒死的悲痛,于磨难面前百折不挠。
先后两次出任巴基斯坦总理,
贝·布托的巴基斯坦乃至穆~斯林国家的第一位女总理,
却没办法在自己的人生中得到善终。
2007年,贝·布托结束了长达8年的流亡生活,再一次重返自己的国家,开始参加总理竞选活动。
贝·布托将自己的首次竞选舞台放在拉瓦尔品第的广场上,
在29年前,父亲便在那个地方接受绞刑。
那应该是她给父亲的一个回应:哪怕再困难,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。
可谁能想到呢?父女之间的重逢竟然是悲剧。一声枪响之后,广场再次发生刺杀,
54岁的贝·布托随着枪声倒下,从此再也没有起来。
贝·布托与父亲就这样在时隔29年之后团圆了,只是他们团圆于另一个世界。虽然当时有塔利班组织出来声称对刺杀事件负责,但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。
而最神奇的是,
在贝·布托离世一年之后,她的丈夫扎尔达里成为巴基斯坦总统,
一直到2013年才卸任。
这起刺杀事件就如此神秘地成了无解之谜案,没有人知道扎尔达里与刺杀案之间有什么关系,可所有人都了解,贝·布托的死让扎尔达里成了最大受益者。
再次想到阿里·布托临终对女儿的遗嘱,永远不要结婚,明明如此清晰又直白,为何贝·布托非要接受母亲的包办婚姻呢?难道这就是一切都是冥冥中的注定?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